<< Home |  

Formoz Festival 2007
Monday, July 30, 2007

這次野台實在是貴翻了,只能勉強籌出一天的門票錢和來回的車錢,一天就這樣也要花去將近三千塊,而且還得起個大早趕車...

只能聽一天,當然是選了有Yo La Tengo的最後一天。台北比想像中的還要熱,在中山足球場前的購票處買了票,發現旁邊的7-11大概是全世界最熱鬧的便利商店吧。一大堆店員在門外呼喊口號促銷思樂冰,店內的人潮也是絡繹不絕,真是託了野台的福啊。換了手環(註)之後,由於早到了大概1個小時,於是加入排隊的行列。排了好久終於進了足球場(大野道場),下午第一個團是LTK,聽了幾首歌,只覺得左派走了之後已經有些沒力的LTK,現在沒了國璽之後感覺更軟弱了...雖然秀秀的吉他很強,但是如果連LTK都正經八百的唱起情歌,我實在不知道我還能期待些什麼了。LTK表演完後人忽然變得好多,大概都是衝著接下來的1976而來的吧。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聽1976的現場,也許是太期待所以有些失望,感覺台上的團員之間幾乎沒有互動可言,阿凱的聲音也是零零落落的。不過台下的歌迷都非常捧場,唱到方向感時自己也忍不住跟著唱了幾句。基本上下午的場次感覺有些清淡,也許是天氣熱的關係吧?


接下來在晚上場次之前,又回到外面7-11想買些東西吃,但是人潮實在是太誇張了,整間7-11被擠得水洩不通,外面四台思樂冰的製冰機已經供不應求,只能勉強弄了杯很稀的思樂冰,再隨意買了些外面攤販賣的難吃的東西,就速速回到了大野道場。晚上第一個團便是我很喜愛的Quruli。Quruli全員都是穿著頗正式的西裝上場,一上台主唱便用台語說「大家好」實在很可愛,加上幾乎完美的演出,讓人徹底體會到日本人那種認真追求完美的精神,而且隨團演出的三位合音手實在很會帶氣氛,偶而一些小動作和舞蹈讓現場的氣氛幾乎沒有冷場。後來提早離開了大野道場,飛奔到整個會場最高的山大王場地看8mm Sky。滿身大汗的爬到山上(?),到的時候已經開始表演,遠遠看把頭髮綁起來的吉他手實在有點像女生...表演的曲目則大都是Finders Keepers裡的歌。依稀記得有Eli in TV、The Painter、We Do Not Even Shake Hands、Her November Diary,如果沒聽錯的話好像還有一首新歌。表演中穿插著孫彼得一些短短的有點自言自語的說話,和天空中偶爾飛過的飛機,實在讓人很舒服。不過最讓人驚喜的,還是最後一首Daylite Running Necessary吧,這首歌儘管沒有收錄在專輯裡,但是仍然陪我渡過了好多日子,能在現場聽到真是讓人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接下來又是一陣人潮推擠,因為緊接著下一個團便是Yndi Halda。來自於英國的Yndi Halda也是我相當喜愛的後搖滾團,儘管團員們感覺都很斯文,尤其是那個瘦骨嶙峋的小提琴手,但是表演到歌曲的高潮時,台上每個團員幾乎都是非常激動的搖擺著身體,和台灣的樂團總是「悶著彈」有著截然不同的表演風格...曲目進行到專輯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 We Flood Empty Lakes時又是一陣感動。

後來又趕到風舞台看大名鼎鼎的OK GO,人潮也是非常的多,不過他們實在是太歡樂了,加上前面一直有個大概將近200公分的高個兒擋著,大家的手也都舉得高高的,從我的角度看還真像一座森林擋在前面,實在很難好好看表演,於是匆匆聽了兩首歌就走了。到了火舞台,「四幸丸」開始盛裝打扮準備上場。之前Say Yes To Taiwan在高雄舉辦時便看過四幸丸的表演,相當搞笑的風格和大雜燴式的歌風其實也頗討人喜歡。他們的歌大都會由一些正經八百的歌開始,如中華民國頌、港都夜雨之類的,然後再忽然急轉調,主唱還很喜歡學閃靈唱歌...不過夾在OK GO和土屋安娜中間演出,四幸丸實在有點倒楣。開唱前主唱為了拉攏路過的人,還說要送香蕉,為此我拿到了一個雙胞胎香蕉,真是好不歡樂。看完四幸丸再到山大王時,沒想到整個通往舞台的道路已經擠滿了人,好幾次我都差點被人群從樓梯上擠下來,此時Yo La Tengo的歌聲已經傳到了耳邊,但是連個影子都還沒看到的我只能聞著別人的汗臭暗自幹在心底....

好不容易擠到了一個位置,不過還是離舞台有100公尺左右的距離,好在舞台旁邊有大大的螢幕即時投影現場的錄影,不然真的完全看不到舞台上的一舉一動。雖然少聽到幾首歌,但是只見Yo La Tengo的三個團員不斷的在台上交換樂器,Ira有時候彈吉他有時候彈keyboard,James大部份是負責bass和keyboard不過有時也會彈著木吉他,Georgia更是有時打鼓有時唱歌,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僅僅只有三個人,卻可以創造出宛如一整個樂隊的所能製造的聲響。短短一個小時,三個人都很專心的投入在音樂裡,曲間甚至都沒有暫停,有點即興但又相當技巧的銜接起整個表演,每一個feedback都像有生命般的掌握在他們手中。我是從The Room Got Heavy開始聽的,鮮明的電子聲響一下就讓人認出這首歌,接著Pass The Hatchet, I Think I'm Goodkind也是新專輯裡的歌,這首幾乎是Ira的個人秀,一把吉他不斷在他手中發出不可思議的聲音,曲尾更神奇的接上Stockholm Syndrome,驚訝之餘我還差點想不起這首歌,只希望我沒記錯:p。表演的曲目並不只有新專輯裡的歌,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Sugarcube、Cast a Shadow...等等,Ira好像還應要求(註)額外唱了Speeding Motorcycle。唉呀實在太感動了,好多時候腦袋裡都充滿著聲響幾乎無法思考,只知道當The Story of Yo La Tango在耳邊響起時,我根本不用看錶也知道到這是最後一首歌了... 我只是怔怔的看著Ira瘋狂的身影,我便知道這首歌將永遠存在我生命中的Best Ending Song名單之中。

表演完本來已經超出預定時間了,但聽見絡繹不絕的安可聲YLT還是又回到台上,唱了一首Tom Courtenay。Ira只用木吉他簡單的伴奏,加上Georgia的歌聲,呈現和專輯裡完全不一樣的風貌。少了原有的輕快,那是一首相當溫柔的Tom Courtenay。而我只是呆呆的在歌曲最後跟著叭叭叭的唱了一下,一直到確定YLT真的下台了,才從這一切回過神來...


野台感想隨記至此。儘管有些遺憾,但大都是相當感動而珍貴的記憶;儘管花了很多錢,但至少我可以確定多年以後回想起這次的野台我不會後悔。


註1:抱怨一下,這次手環看起來真是有夠廉價,很沒質感。
註2:Ira在唱Speeding Motorcycle前有講了一段話,但我英文爛沒聽清楚。



Labels:

他媽的IE
Wednesday, July 25, 2007

大部份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討厭IE。但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總是恨不得世界上根本沒有IE這種東西。

其實自己在修改CSS的時候,都至少會確認過Firefox和IE都可以顯示正常。然而自己電腦已經升級到IE 7了,這個IE久違的版本著實已經改善了很多老毛病,特別是png透明度的問題。但是目前IE 6的使用者還是佔多數,所以只好用別人電腦來測試。不測還好,試過之後才發現IE 6和IE 7對於CSS的接受度有著滿大的差異。意思就是我在IE 7上面看可能沒問題,但是在IE 6上面可能版面還是會有地方出問題。這也不打緊,搬出那套常用的「加底線法」和一些修改,好不容易讓舊的IE 6也可以正常顯示了。這時候古人說話了:「好景不常」。沒錯,前一陣子網誌人氣莫名的低(雖然本來就不高@@)就讓人心生懷疑,加上小黑葛格和剛才msn上朋友的告知,才發現自己網誌在「某些」IE 6的瀏覽器下面會呈現一片空白。所以結論是:同樣是IE 6,還是有不一致的情形發生。而PCMan和KKMan之類採用IE作為瀏覽器引擎的特別容易出現一片空白的情形,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次並不是CSS的問題,而是IE 6天生有著辨識網頁編碼方面的殘障... 詳細情形可以移駕到Zonble的網誌,在此就不多做說明。


老實說,我不知道IE設計得這麼「多樣性」是不是有它的目的,但是有時候真的會很惱人,特別是對於我這種常在寫網頁的人...

另外,順便提醒一下,我這個小小的網誌目前只對Firefox和IE 7有最佳化哦。另外我使用的螢幕解析度是1280x1024,如果有人覺得版面怪怪的,歡迎留言告知(如果還可以留言,而且畫面不是一片空白的話...)。

Labels:

I'm a Tuner, Not Batman
Monday, July 23, 2007

自己聽歌一直都有個壞習慣,就是會不停的重複同一首歌。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習慣,或許是因為喜歡的歌都是動不動就十幾分鐘的epic;也可能是,著迷於那種對一首歌瞭若指掌的情誼。所以我不是那種適合shuffle的人,不管是mp3隨身聽還是電腦裡的foobar,我的播放模式永遠只有一種:repeat one song。不過我也一直很想改掉這個鳥習慣,因為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聽歌之前常常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挑好一首歌。

但是,只要買過唱片的人都知道,有些專輯本來就是設計成讓人一首一首接著聽下去的,有時甚至連曲間空白都沒有,特別是在舞曲和電子音樂裡,這種none-stop的情形簡直屢見不鮮。雖然遇到這種情形,大部份我都還是會很賤的照樣只挑一首聽,不過最近我發現有一首歌,噢不,是有兩首歌例外。

這兩首是Mogwai的Ten Rapid專輯裡的I am Not Batman和Tuner。


在Mogwai的作品裡,Ten Rapid一直都是比較少被拿來談論的專輯。比較起來,整體來說Ten Rapid的確沒有像其他專輯那樣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勉強想個頭銜的話,大概頂多只能算是Mogwai專輯中「最短」的一張(9首歌裡有6首不到4分鐘,最長的只有6分鐘),當然這某種程度上證明了Mogwai不只是會做epic song而已,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幾首讓人愛不釋耳的小品,一樣都充滿了力量和那種只屬於Mogwai的情感波動。我尤其喜歡I am Not Batman和Tuner這兩首歌。但是老實說,初次聽I am Not Batman的時候,實在對這首充其量只是一些細微聲響的歌沒有太大的感覺,而Tunner中簡單的合弦加上自溺到不行的vocal,更是一首近似Bedhead那般低迷的緩飆小品。但如果將兩首連在一起聽,I am Not Batman就像在為Tunner鋪陳一般,所有的聲響都變得立體而溫暖,而Tunner裡vocal想講的故事,也好像不再是那樣的遙不可及。整個變成了一首準Mogwai式的情歌了...


話說回來,其實我想說的是,那個鳥習慣根本還是沒改,因為我只是把I am Not Batman加上Tunner當成一首歌聽而已...我甚至幫這首歌取了個名,叫作「I'm a Tuner, Not Batman」。意思是「我只是個調音師,不是蝙蝠俠」。

Labels:

Broken Social Scene
Sunday, July 15, 2007

我不知道「崩世光景」這個Broken Social Scene的譯名是誰想出來的,但是我真的很愛。特別是在最近日復一日的貧乏生活中,總是在幻想著能打破些什麼,就像無能為力的渴望著世界末日一樣...幾個字就道出了自己心裡對末日的渴望與眷戀。


我想,這個世代對「抑鬱」普遍有著瘋狂的迷戀。像Radiohead那種寫得出Fake Plastic Tree這種歌的樂團就不用提了,現今許多後搖滾樂團的本質不就都充滿著難以名狀的抑鬱嗎?有時候我常常在想,為什麼要聽這麼讓人不快樂的歌呢?又為什麼總是有樂團要做出這麼不快樂的歌呢?亦或我們都只是需要這樣的歌來提醒自己還有傷心難過的能力?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蠢,但為什麼我們不常常相約去看一些如變形金剛或史瑞克之類的電影勒?快樂總是麻痺得太快,而悲傷卻容易被放大,這的確是這樣一個世代。但是我不甘心啊...

然後BSS出現了。有時候我真的認為他們是我、或是這整個世代的救星啊。只要一首Ibi Dreams of Pavement,喧鬧無比的景象就可以取代每個夜裡孤獨的對白,什麼樣的言語都達不到這種爆炸的溫度。即使只有一瞬間,我也幾乎相信了自己不是孤獨的。如果下一刻世界就要毀滅,一定要擠在舞台前面不停的聽著BSS,這才是我想要的末日啊!沒有悲傷沒有抑鬱,只是扯著喉嚨一直唱著吼著,燃燒著彼此之間相似的任性。

 

Broken Social Scene - Ibi Dreams of Pavement (A Better Day)

Labels:

林宥嘉 - Creep
Wednesday, July 11, 2007

其實一直都有在注意超級星光大道。之前也一直都想寫些對於這個節目和裡面一些參賽者的感想,但是心想這種文章網路上大概已經太多了,我幹麻去淌這趟渾水呢?而現在之所以會寫,而且是不得不寫,是因為剛剛才知道林宥嘉在冠軍賽唱了Radiohead的歌。


看過幾集林宥嘉的表現,一直都覺得他是個很會選歌的人。懂得自己的特色,更懂得選對歌來發揮。可是評良心講,最後這冠軍賽選的歌: Radiohead - Creep實在選得糟糕也唱得不好。很多人都說林唱歌很迷幻,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英搖很迷幻?大概林他自己也是這樣覺得,所以才敢唱Radiohead的歌,以為這會適合自己。但是其實不管是「迷幻」、「英搖」、還是「Radiohead」,這三個名詞都沒辦法完全畫上等號的。Radiohead在某種程度上是英搖的英雄沒錯,但是你要說他們是迷幻的?亦或整個英搖都是迷幻的?這些陳述都只是狹隘和無知罷了。好吧,不要談名詞了,談談歌曲本身好了。其實如果有好好聽過這首歌,都會感受到曲中那種孤獨又沉溺,低迷又激動的力量,但是林有唱出這種感覺嗎?或者林真的有唱出任何感覺嗎?老實說,短短的幾分鐘演唱裡,我總感覺林反而像是在表演自創曲的劉明峰,唱著一首沒有人熟悉的歌,表演著沒有人了解的激情。至於那些真假音轉換的技巧還需要說嗎?捉襟見肘這個成語已經說明了一切...

 

基本上這真的是一首太經典的歌,可能比星光這一個小小節目上所有的參賽者唱過的歌都要經典,絕對不是像評審形容的那樣「冷門」。很多評審都給林「勇氣可嘉」這樣的評語,但我納悶的是,何來勇氣可嘉?世界上翻唱Creep的人早就數不清了,絕對比什麼再見我的愛人還多...會這樣說只是證明了自己的眼界和隔局是如此狹小罷了。然而或許正是這樣的無知,才讓林得了25分的滿分吧?

 

附上的是Creep的acoustic版本,也是個人很喜愛的一個影片。

Label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