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我們的電影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8

大概是因為海角七號的關係,大家最近都在瘋國片?很多人覺得最近國片拍得不錯,但有朋友卻問起為什麼國片還是這麼小眾,我倒是覺得所謂的小眾需要被重新定義 - 台灣的電影只有台灣人想看才叫小眾。以下是一些自己對於國片的想法與批評,並不是什麼好話,因為我認為現在國片需要的並不是盲目的危機論以及浮誇的讚賞。如果你不是個能接受不一樣聲音的人,請不要按下read more。


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定位,但一定都有他的價值,這樣的價值絕對不是「好看」與「不好看」而已。前一陣子剛看完Cashback,心裡面充滿著衝擊以及難以言喻的感動。特別是Cashback只是一部小品電影而已。當然,去比較兩部電影其實是沒什麼意義的,但如果就電影本身的帶給我的感動與衝擊,相較起來,海角七號給我的感受相當微弱。甚至我想,國片似乎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給過我這種強烈的感動了。試著回想最後一部看了之後很感動的國片,大概是生命或者翻滾吧!男孩,可是這些都是紀錄片。其實我很喜歡台灣早期大概90年代新浪潮時期的電影,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那時候的電影很悶,但是我相信那是因為大部份觀眾都抱持著想「被娛樂」的心態去看電影。早期的台灣導演如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他們的電影都試圖在區域性文化中闡述一些更宏觀的批判,不管是對生命或是情感。或許這時期的國片娛樂性不高,但是我認為它們卻擁有了新近國片所最缺乏的宏觀價值。而我所謂的宏觀價值,是真正可以超越語言、超越文化的一種電影靈魂。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的電影可以感動我們的最關鍵因素。但是綜觀最近的國片,娛樂性是提高了,換來的卻是鬆散的人物劇情,和曖昧不明的故事與主題。我並不是說電影具有娛樂性是不好的,只是我認為正是觀眾的態度造就了國片的樣子。很多人說要幫助國片走出去,試問:如果人家感受不到我們電影的價值,那國片要走去哪裡?如果台灣的電影只有台灣人想看,那是不是國片導演都去拍偶像劇反而好一些?

當然國片的問題不只是來自於觀眾的態度,還有大環境的壓迫。國外的電影產業就像傳統工業一樣是有很多資源與支持的。可是台灣的導演生存卻相當困難,資金的缺乏曾經使得魏德聖曾經想拍的賽德巴克萊在一片看好聲中流產。我相信魏導是個很有理想的導演,只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他需要更現實的考量才能生存下去。海角七號讓我忽然意識到,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的導演變了,台灣的電影也變了。我總是期待國片的改變與茁壯,但現在這樣的改變在我看來卻似萎縮。我從來都不認為國片會消失,但哪一天這個國家沒有一個完整的制度去支持電影產業,國片一定會越來越小眾。


延伸:http://blog.roodo.com/morayeel/archives/7028425.html


Label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