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搖滾之後
Friday, January 06, 2006

這篇是2003年在台大的時候交的歷史作業,當初花了一些心思找了滿多資料。剛剛在文件夾中找到,想說波上來分享。後搖滾在繁體中文的資料其實不多,當初問了一些朋友,得知較有名也較具公信力的大概就是Ricardo寫的幾篇文章。本篇文章由於只是歷史作業,制式的要求上需要一些歷史來源、與演進,所以在這方面引用了不少Ricardo文章裡的說法。我不是專業的樂評,聽過的音樂也有限,文章中如有錯誤,請包含(更歡迎指正)。

另外,我想這基本上這不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喜歡後搖滾的人倒是可以看看,沒聽過的人最好就不要看了,以免造成負作用... :)

搖滾之後 by mit

如果說歷史是一部革命史,其實音樂又何嘗不是?

經由不斷的世代交替產生出新名詞與舊典型,唯一的差別,我想就僅僅是歷史有所謂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音樂的世界裡沒有,相反的,音樂只有不斷的革命與擴大,沒有勝者,更沒有敗寇。音樂就像個生命體,不斷的成長,而且不斷的複雜化。正因為如此,身處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才會有這麼多音樂可以欣賞,當然,幾年後幾世紀後也是這樣。

搖滾樂從二十世紀中葉發展到現在已經幾乎半世紀的時間了,從當初的貓王,到披頭四的搖滾和嘻皮精神,再到現代的摩登搖滾(Modern Rock),誰都沒想過這種以爵士樂、藍調、以及民謠所融合的樂種會發展得這麼快這麼複雜。更沒想過會有一種以反搖滾為精神的搖滾樂--「後搖滾」的出現。


就像現代藝術(Modern Art)之於後現代藝術(Post-Modern Art) 一樣,「後」(post-)這個字眼所揭示的正是一種顛覆的意義。以往的搖滾樂三位一體的觀念中往往吉他所佔的地位最為重要;還有樂團中主唱一定是最被視為焦點的;一首又一首所謂的經典單曲…這些這些都是後搖滾想要推翻的東西。可見的是,後搖滾樂團大部分都偏向純演奏為主;吉他地位的削弱不說,甚至有些樂團直接在音樂中使用了電子音樂或者電腦MIDI的編曲;較大篇幅的曲式似乎是承襲了前衛搖滾而來的;融合藝術的極簡主義;舊元素的取樣與再利用…大量的解構傳統音樂創作的結構,得到另一種新的樂種、新的創作態度。

不過這都是後搖滾成型之後的大家口耳相傳的結論罷了。

要說到後搖滾這個名詞真正的起源,其實就跟大部分的音樂一樣是雞婆的「樂評」創造的。要是Simon Reynolds先生1994年的時候沒在英國The Wire雜誌上發表一篇叫做shacking the rock narcotic的文章並且使用了Post Rock這個字眼的話,我想現在後搖滾這樣的樂風可能就不會被叫做後搖滾了。當然,名詞一出現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樂團都喜歡這種被貼標籤的感覺,畢竟每個音樂創作的樂團都希望自己創作出來的音樂是獨一無二的,很多樂團其實都會相當反對這種貼標籤的樂風理論。這種情況套用在後搖滾上就更明顯了。在 Simon先生所提及的樂團當中有很多都是九零年代中期一群以爵士樂(Jazz)、環境音樂(Ambient)、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或者德系的Kraut Rock為基本元素來創作的樂團,因此在當初,Simon先生的說法是很難作為公認定論的。不過也可由此得知,其實打從一開始,後搖滾的就是以一個較廣的名詞來稱呼一些當時非主流樂派的複雜曲風,就像同時在九四年崛起的The Tortoise和The Sea and Cake,雖然都被歸類成後搖滾,但曲風卻大異其趣。甚至有人在Simon提出後搖滾的說法後,認為如果依照Simon的定義,後搖滾根本早在七零年代就有了!其實這種樂風定義上合理或矛盾的問題一直到現在都存在著,其中我個人覺得樂評與媒體常常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


對搖滾樂界重大的衝擊當然不只是後搖滾。九零年代初期之後,電子音樂開始快速的崛起。電子化的創作方法既廉價又充滿變化性,讓很多新世代的人都紛紛跨走電子音樂的行列。像新興的Chemical Brothers和Massive Attack還有更多電子團體或者個人創作者。原本後搖滾提出的很多新點子,在電子音樂正式席捲樂界之後變得不再前衛不再特別了,反而好像成了一種不三不四、既非電子樂亦非搖滾樂的玩意兒。

不過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後搖滾最經典的時期就是在那樣衝突的環境下創造出來的。從九一年樂團Splin發行的"Spiderland"當作原點,一些像Tortoise、Gastr Del Sol之類當時所謂的芝加哥樂團仍然不斷努力拓展後搖滾的版圖。Tortoise在九六年發表的"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或者像Gastr Del Sol的"Camoufleur"都是後搖滾很重要的里程碑。然後這股風氣再由一些後起之秀如Dirty Three、Labradford、 Spectrum、Mogwai等樂團傳承下去,一直到近年來Explosions In The Sky、Dirty Three、Low等樂團的細細經營,後搖滾早就不只是後搖滾了,夾在衝突之中的創作衍生出無限的可能,一樣都稱為後搖滾的專輯,這張專輯聽起來像舞曲,另一張專輯則像民謠,甚至那張很像前衛金屬…後搖滾就像是一顆種子,一顆革命的種子,一旦種下,便開始在各個角落發出不同的芽。


如果要論搖滾與後搖滾的根本差異,其實還應該就他們各自的美學基礎來談。

樂評人Joe Carducci曾提出他自己所建構的搖滾美學,指出所謂的物質主義以及自我實現。因此有人稱搖滾樂是一種勞動美學,意即表演必須親身實現,以傳統三位一體的方式「現場表演」,而搖滾正是存在在現場表演時的那種「當下臨場感」。這是那些錄音的作品無法取代的。因為這個論調,搖滾樂從此被昇華成一種社會意識,一種自身實踐的態度。

這是一個相當漂亮的論調,我想。但是事實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過份極端的言論呢?因為在九零年代之後電子樂的興起,讓搖滾有了更多度向的呈現方式,但是依照Joe Carducci這樣的說法,錄音的作品並不能實踐搖滾的基本精神,更不用說那些利用電子器材當作樂器做出來的音樂了。

這樣的論調當然也不適用於後搖滾。所以當初Simon Reynolds在提出後搖滾這個名詞時也特別對Joe Carducci的論調做了一番反駁。沒錯,後搖滾之所以能跨越諸如爵士、前衛音樂、藍調等等這麼多的曲風,無非是因為錄音技術的進步,使創作者能任意引用以往的音樂元素,甚至做「取樣」的動作。藉由這些方法創造出來的音樂不再是傳統搖滾樂的自身實踐與當下臨場感所能表現的,後搖滾所追求的,是跨越時間的限制、曲風的限制,製造出另一種「真實」的「虛構事件」。


那後搖滾究竟聽起來像什麼呢?

雖然是打著反搖滾的姿態而來,實際上後搖滾樂者使用的樂器仍大都使用傳統的搖滾配器,不過可能會再加入一些電腦編曲或者電子節奏等等非傳統搖滾樂有的元素。特別的是,很多後搖滾的樂手都不會再用吉他當作主旋律結構的支架,取而代之的常常是鼓,或者其他樂器,吉他則常常被退縮成背景聲響的製造,甚至只剩幾個簡單的合弦不斷重複遞迴。因此,有人一開始接觸後搖滾會覺得後搖滾很悶,不像傳統搖滾給人的印象那樣直接。加上有些後搖滾特別注重電子編曲的呈現,所以音樂帶給人的感覺更幾乎是缺乏傳統搖滾的味道了。

就我個人聆賞的角度上來看,其實後搖滾對傳統搖滾而言是一種「長大」的意象吧。就像人長大之後總是會變得內斂許多,回想起以前魯莽的時光就像聽著後搖滾回想搖滾樂的感覺一樣:
搖滾之後,當肉體的吶喊已經聲嘶力竭了,就是換靈魂吶喊的時候了


前一陣子Dirty Three以及Explosions In The Sky來台灣演出造成了台灣後搖滾的喜愛者不小的轟動。加上前幾天Mogwai來到台北表演,表演後,幾天內唱片行中只要是他們的唱片都被搜刮一空,好像忽然間台灣吹起了一陣後搖滾風似的。

每次我回想起自己站在台下聽著舞台上的Mogwai時,總覺得搖滾也好、後搖滾也好,其實那種聽音樂的感動是不管音樂再怎麼革命都不變的吧!看看前人勇往直前的前衛精神,再看看台上激動的表演者,從搖滾到後搖滾的這段漫漫長路路忽然變得好短了;之間的界線也在台下觀眾吶喊的聲音中被淹沒。過去的無法參與就只剩一些文字回顧,認真追究起來也沒什麼意思了;但是不管是搖滾或者後搖滾,那種音樂當下的感動絕對不是任何文字所能描繪出來的。


ps.圖片為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F# A# ∞(infinity)專輯封面。

Labels:

Blogger CLUB PIXIE | October 5, 2008 at 8:18 PM   

Dear mit 大人

奴婢節錄了幾段您的文章,
也偷偷做了連結,(不告而取謂之偷咩...哈哈哈)
特地來此拜一下碼頭,
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介意啊...^^

甘溫...!

Anonymous Anonymous | October 5, 2008 at 9:41 PM   

哈我看到了
音樂是很自我的東西
自己喜歡就好不要管別人怎麼講:)

Post a Comment

Back to Top